發布時間:2024-02-21 09:57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2023年,全市公安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以建設高質量法治公安為目標,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水平,法治公安建設繼續走在全省前列,法治已成為無錫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謀劃法治工作。市局黨委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工作,統籌推進、強化落實,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能力水平。強化思想認識。深化“第一議題制度”,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根本任務,市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學習會9次;在網上法律學校開辟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專欄組織全警進行常態化學習,并作為入警、晉級、晉職等輪訓的必修內容,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警營蔚然成風。強化組織推進。瞄準法治公安建設高質量發展方向,制定《2023年全市法治公安工作要點》及重點工作項目任務書,對標、對表落實各項重點工作。嚴格執行省、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相關規定,依法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落實率達100%。強化責任落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相關規定,將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履職情況列入領導干部個人述職報告,建立健全法治建設“主要領導親自抓、法制部門牽頭負責、各警種部門協同配合”的齊抓共管格局。
二、嚴守公平正義,優化監督制約機制。優化決策機制和執法制度,強化法制部門執法監督和服務保障,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議事決策制度。修訂《中共無錫市公安局委員會議事決策規則》,明確議事決策事項和程序,進一步提高議事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全面推行市縣兩級執法管理委員會實體化、常態化、規范化運行,統籌推進全市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優化執法制度體系。全面推行派駐法制員制度和案事件評析制度,在兩級情指中心、交警指揮中心、所站指揮室設置執法監督崗,落實盯警盯案制度。建立健全受案立案制度,嚴格落實“四個一律”和“兩統一”制度,推行行政案件快辦機制,全年快辦行政案件占比達42.1%。行政案件市縣兩級公安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為100%,法院生效判決及時全面履行率100%,行政規范性文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為100%。升級智慧法制系統。深入應用智慧法制“1+8”系統2.0版,全面實現對警情、案件、人員、案卷、涉案財物等執法要素,接處警、詢(訊)問、調查取證等執法環節的智能預警、智能巡查、智能核驗、智能研判,變“隨機監督”為“精準監督”,“抽樣監督”為“全量監督”。建成執法辦案中心。市縣兩級全面建成使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實現“所有刑事案件進中心、重大行政案件進中心”,瞄準市局黨委提出的“更有保障的執法安全、更加滿意的辦案體驗、更為強大的資源支撐、更為緊密的融合聯動”目標,聚力打造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的“大本營”、執法監督的“主陣地”、數據手段的“賦能區”,執法辦案中心等級評定位列全省前列。提升執法主體能力。常態化組織民警學法用法和現場執法標準實操實訓,制定《無錫市公安機關現場執法執勤規范用語》,做到“專業化用語”爛熟于心、“專業化動作”肌肉記憶,開展“十大法制工匠”評選活動,舉辦全市公安機關執法技能競賽,全局764人通過高級執法資格考試,493人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142人取得公職律師執業證。聘請3名法律顧問,參與《無錫市工程運輸安全管理辦法》立法后評估及市局機關經濟合同審核工作。
三、主動融入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和人民群眾關切,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搭建高效服務體系、強化涉企違法犯罪打擊治理等有力措施,為服務保障民生作出公安貢獻。打造更加平安的社會環境。緊緊圍繞建設平安無錫,牢記“國之大者”、心系“城之安者”,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著力提升重點領域矛盾風險化解水平,全面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構建現代治安防控大格局,推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無錫,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務環境。建立“太湖e警”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在51個派出所設立綜合服務窗口,將車駕管、戶政、出入境業務中42個高頻服務事項集中至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辦理,方便群眾“就近辦”,今年以來已辦結110余萬件業務。在出入境管理部門開設重點涉外企業單位外國人簽證證件受理專窗,已為重點單位開辟服務專場27次,累計受惠外國人700余人次。打造更加精準的政策環境。在深入走訪調研、反復研究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年初,制定了《全市公安機關服務經濟護航發展十六項舉措》,助力提振市場信心,有效激發經濟活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保障改善民生。打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嚴厲打擊假冒本地企業自主品牌、影響中小企業產品市場份額變化的侵犯注冊商標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推行涉企案件審慎柔性執法,對重點企業采取搜查、查封、扣押等偵查措施的,嚴格執行報備審批制度。推行涉企案件快速辦理機制,提高執法辦案效率,盡量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四、強化法治供給,保障高效治理社會。找準法治建設與社會治理的結合點、發力點,深入推進社會治理重點領域公安立法和執法制度創新建設。公安立法逐步完善。近年來推動《無錫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辦法》等7個法規規章的制定和修訂,特別是制定《無錫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從法律層面理順了部門職責、明確了群租房管理標準、厘清了當事人權利義務,為房屋租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執法制度及時跟進。對事關大局,領導關心、市民關注,執法手勢容易發生偏差的執法領域,及時制定執法指引指導實踐。制定出臺《關于依法查處民用無人機抵近飛行重大案事件現場違法行為法律適用指導意見》《關于適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實施行政處罰的執法指引(試行)》等執法制度16件,獲得上級領導高度肯定和基層單位普遍歡迎。新業態研究深入進行。關注網約車、網約房等新經濟業態健康發展,在全省率先出臺網約房治安管理指導意見,規范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民宿業治安管理,明確了民宿經營開辦的條件、申報流程和管理職責分工等,為下一步立法調研打下扎實基礎。
五、落實普法責任,促進守法意識養成。全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全面統籌推進“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取得明顯成效。全面部署“心盾”反詐宣傳。全面發起破案打擊“天網”、反詐宣防“心盾”兩大專項行動,攻防聯動、雙線并進,建立健全全警反詐組織體系、全鏈條盯案打擊模式、組建反詐勸阻專業隊、建立受害人和涉詐嫌疑人二次談話制度。截至目前已組建 122支247人的反詐勸阻專業隊,開展上門勸阻1.5萬余次,挽回群眾損失1600余萬元。“心盾2023”警營開放日榮獲2023年度全市“優秀普法項目”一等獎。抓住關鍵節點集中宣傳。“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期間,江陰市局,梁溪、濱湖、錫山、惠山、新吳、經開分局在轄區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和國家安全法律知識網上有獎競答活動,播放《歲月靜好,你我都是主角》的宣傳視頻。3月14日,食藥環支隊會同市局新聞中心組織召開“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市公安機關在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方面的工作成效。開展特殊群體挽救宣傳。第一看守所積極打造未成年人教育轉化基地“雨露學堂”,與未成年在押人員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幫教活動,豐富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內容,提升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實效;市戒毒所邀請市機關工委對戒毒人員開展“一對一”幫扶幫教,深入推進吸毒人員教育康復社會化工作;市拘留所通過開展法律專題學習輔導活動,加強對社會熱點事件涉案被拘留人的教育轉化工作,被市法宣辦確定為“普法教育聯系點”。落實法律“七進”深入宣傳。在全市支柱產業、領軍行業、龍頭企業創新設立“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前哨”,由民警常態入駐辦公,零距離、面對面傾聽企業訴求,提供快速維權、法律咨詢、普法宣講等全流程、一站式、個性化服務,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江蘇廣電、無錫日報等20余家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現場報道,2023年先后入選公安部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支持全面創新典型事例(全國僅4例)和國務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典型案例(全國公安戰線僅2例),李耀光副省長實地調研時對這一首創性、引領性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來源:sfj_fzdyc